中國最大的一件青銅器--司母戊銅鼎
銅鼎盛行在中國商、周時期(公元前16世紀--公元前221年)。由于銅鼎只有王侯才能使用,鼎成為一種重要的祭祀禮器,是王權的象征,國家的重寶。
司母戊大方鼎是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,它是中國出土的最大的青銅器。司母戊大方鼎高 1.33 米,重 875公斤。從外觀上看,司母戊大方鼎腹壁寬厚像墻,寬大肥厚的耳朵裝飾猛虎咬人的紋樣,鼎體四周是雷紋,四角是獸面紋,腹壁上鑄著"司母戊"銘文。鼎的整個造型給人威武的感覺。
它是1939年3月在中國中部河南省安陽侯家莊一個農田中被發(fā)現的。當時,正值中日戰(zhàn)爭,村民們恐怕被日軍掠奪,又把它重新埋入地下。1946年6月再次挖出,可惜已經丟失一只耳朵。1959年,中國歷史博物館建館時,將司母戊大方鼎運到首都北京珍藏。
從司母戊大方鼎的銘文中可以推斷,這件器物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鑄造的。司母戊大方鼎充分顯示了殷代青銅器的冶鑄水平,從鑄造痕跡上看,司母戊大方鼎是用20塊模范一同鑄成,這不僅反映了當時青銅冶鑄工場的規(guī)模宏大,也反映了當時組織生產和管理生產的水平高超。
司母戊大方鼎在很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,冶鑄專家看到的是古代鑄造工藝的發(fā)達,美術工作者從鼎的紋飾中總結出繪畫語言精華,史學家發(fā)現了重要史實的實物證據,而書法家強調殷代文字的藝術價值。的確,中國的青銅器,就是一部百科全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