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宗棠為什么要把銅寶鼎送給潘祖蔭呢?
陜甘總督左宗棠的軍事幕僚袁保恒買下寶鼎,沒有自己留下,而是把它獻給了自己的上司左宗棠,以表示一片孝心。左宗棠也沒有自己收藏,又把寶鼎送給了潘祖蔭。左宗棠為什么要把銅寶鼎送給潘祖蔭呢?這里面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。
潘祖蔭(1830—1890),字伯寅,江蘇吳縣人。他的爺爺潘世恩是清朝著名的狀元宰相,在朝廷做官長達50年,其中任清宣宗(道光皇帝)的宰相將近20年。將門出虎子。潘祖蔭天資聰穎,學問淵博,23歲時以殿試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,歷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、工部右侍郎、大理寺卿、禮部右侍郎,刑部、工部尚書等職,官至軍機大臣。
清咸豐九年,即1859年,當時的左宗棠還沒有發(fā)達,因為觸犯了地方官僚,被以居功自傲、圖謀不軌的罪名關進大牢,性命難保。潘祖蔭秉性直率,了解了左宗棠的案情,仗義執(zhí)言,向皇上奏本力保左宗棠。經過他上下疏通,多方打點,左宗棠終于以無罪獲釋。左宗棠這才有了日后飛黃騰達的好日子。
左宗棠一直沒有忘記自己落難時潘祖蔭給予的幫助,他知道潘祖蔭平生最大的嗜好是珍藏金石文物,為了報答當年的救命之恩,他將大盂鼎贈送給了潘祖蔭。
潘祖蔭博學多才,獵涉百家,是清朝著名的金石學家、文字學家和藏書家。他尤其喜愛金石研究,凡聞有彝器出土,必傾囊購之。所以,他收藏的青銅器數量頗豐,聞名全國。潘祖蔭得到大盂鼎后,愛不釋手,藏在府中,從不示人。即使是相交極好的朋友,也只能得到銘文的拓本。1890年,潘祖蔭的藏品又錦上添花:他得到了另外一件西周青銅重器——大克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