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寶鼎鑄造廠_青銅鼎發(fā)展史
現(xiàn)代的銅鼎制造多以仿古的居多,都是圍繞著銅鼎的自身意義在不斷演變,不斷創(chuàng)新,銅鼎造型多為新穎大方,比起古代的銅鼎添加了一分活力,更能象征城市文化色彩。銅鼎一直發(fā)展到今天,廣泛成為公司的信譽,能力的標志,同時也是公司開業(yè),企業(yè)上市的最佳禮品。
現(xiàn)代,尤其是近十幾年來,由于旅游與博物館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,青銅器復制品充斥公私經營部門。其中不少青銅器從形制來看與真器惟妙惟肖,如出一轍。原因也很簡單:它們往往是在真器上直接復制的。筆者看過一些復制品展覽,其中部分作品確實很能迷惑人,如果沒有更多地看到真器的話。但是看得多了,還是能分辨出來。即使是一些較好的復制品,從整體上來看,缺乏一種生氣,顯得比較呆板。尤其在轉角處、頸腹的曲線上,或者圓轉移,或者缺乏內力。這與銅器復制者的工藝熟練程度有關,恐怕更深刻的原因是注重了形的特點,而于神韻的把握不夠。怎樣使內在的神情、韻味通過外形展露出來,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。如果把一件銅器簡單地理解為不同線條組成的“器物”,那么即便在原器上翻模,也難以達到亂真的程度。
一般來說,器物上紋飾越多、越復雜,價值越高。有些器物上紋飾比較簡單,作偽者選擇合適的部位加刻紋飾。據(jù)報道,故宮藏一件戰(zhàn)國銅盤,盤內底刻有六條魚環(huán)繞一周,其中有三條魚是后來加刻的。偽刻的魚紋筆相連無間斷,不如原刻自然,當然地子、銹色也不對。不過作偽水平還是很高。如果沒有相當經驗,很難分清真?zhèn)?。除了刀法熟練外,一個原因是偽刻的三條魚穿插在原刻的三條魚中間,圖形走向自然,布局也說得過去。銅寶鼎而有些增刻的紋飾則容易露出破綻。
電話:13722252255/0312-56461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