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鼎鑄造廠帶大家去了解什么是圓鼎
鼎的種類很多,鼎是我國青銅文化時期的代表,按照形狀來分可以分為圓鼎和方鼎。圓鼎最為古老,為商代中期。方鼎為商中晚期出現(xiàn)。鼎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,是國家和權(quán)力的象征。直到現(xiàn)在,中國人仍然有一種鼎崇拜的意識。在銅鼎中最著名的圓鼎就是婦好圓鼎了。銅鼎鑄造廠帶大家去了解什么是婦好圓鼎。
圓鼎顧名思義就是三根立腿,兩只提耳,是用來調(diào)和各種味料的寶器。原本是古代的飪食器,后來變?yōu)榻y(tǒng)治階級政治權(quán)利的重要象征,視為鎮(zhèn)國之寶和傳國之寶,也是“明貴賤,別上下”等級制的標(biāo)志。但是現(xiàn)在的圓鼎大多都是仿造古代的圓鼎由銅鼎廠家制作而成的。
1976年在河南安陽市小屯村殷墟婦好墓發(fā)現(xiàn)了婦好圓鼎甲。形制紋飾:立耳方唇,圓腹圜底,三條柱足,腹部有六道扉棱。腹飾獸面紋與夔紋各三組,夔頭相對,勾喙一角,長尾上卷,下腹飾蟬紋,足上端飾云紋,下飾三角紋。1976年河南安陽市小屯村殷墟婦好墓又發(fā)現(xiàn)了商代晚期的婦好圓鼎乙。尺度重量通高13.7、口徑12釐米,重0.65公斤。形制紋飾:湼灌韉祝,窖胤醬,劍形三足,鳥頭向外,勾喙長尾,作站立狀??谙掠辛蓝天?,飾細(xì)長的獸面紋,以細(xì)棱作鼻梁。
圓鼎:是流行時間最長的鼎式,基本形制是腹腔圓而深,耳小直立于口緣上,三足為錐形.商代中期以前的圓鼎,體薄口寬,小立耳呈半圓形,深腹,三錐足又短又矮,足內(nèi)是空的,與腹部相通.有一耳與一足對齊,另一耳在另外兩足之間.做工較粗,有明顯的鑄痕.商代晚期的圓鼎。體厚口有方唇,立耳變大,柱足流行.足與耳的位置發(fā)生變化,有一足必與兩耳等距,另兩足在雙耳的同側(cè);圓腹變淺,圓底;商代圓鼎約有14種基本式樣。圓鼎上的刻字有時也是國家和民族權(quán)威的象征的代表。寓意著向往美好新的開始的祈愿!對國家民族及家族的崇敬之禮。
上一頁:大型銅鼎在古代的象征是什么
返回列表